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小编 46 0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喜讯!

在中国棒球联赛(成都站)的比赛中

首次以“联合组队”形式组建的

福建省棒球队——福建海鲨

获得中国棒球联赛首胜!

5月18日

中国棒球联赛成都站首场比赛

福建海鲨对阵河南战狼

先发投手付华宸表现出色,完投5局

全场场员默契配合

台湾投手张家诚6局上场顺利关门

零封对手!

进攻方面

福建海鲨展现十足鲨气

火力全开、安打连连

最终6局19:0提前结束比赛!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明明的望远镜

福建海鲨在成都站

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取得联赛首胜

祝贺他们!

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为闽争誉!

最后,一起来看看

福建省棒球队名单(成都站)

↓↓↓

领队:叶彬

副领队:任智云

主教练:曾华伟

教练员:何长征、余文彬、涂伟龙

队医:张俊

运动员:林煜俊、张员菘(台湾)、刘野

杨淳弼(台湾)、王鹏斐(台湾)

陈育轩(台湾)、付华宸、黄坤豪

王子赫、李桐瀚、孙启铭、吴宇航

张家诚(台湾)、陈洛阳(台湾)

凌秀铨、李思均、蓝嘉亮、耿鑫

沈智泽、杨林、饶嘉维

来源:福建体育

雪山下的藏族棒球队

春日午后的暖阳下,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操场上,身着棒球服的孩子们击球、奔跑、上垒……他们神情专注,充满活力。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12岁的藏族小伙拉毛东周接触棒球已有两年时间,他喜欢穿着帅气的棒球服挥汗如雨的感觉。共和县海拔约3000米,在这里,广袤的草原和幽深的河谷神秘而壮阔,高原上长大的孩子们和自然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拉毛东周的老家在共和县沙珠玉乡,两年前,他被选入学校棒球队。每天午饭后,他和近80名队友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防守、打棒等训练,棒球技术日趋成熟。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2006年起,海南州教育部门把棒球引入当地高中。之后,为了完善梯队建设,海南州又逐渐把棒球教育延伸至初中和小学。2011年,拉毛东周学校的棒球队正式成立。

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共有1729名学生,该校校长索南达杰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南州棒球协会会长。他说,队伍刚成立时,有些教师并不希望孩子们在棒球训练上花太多时间,怕影响文化课学习。但他们渐渐发现,练棒球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更棒,外出参赛还能增长见识,于是老师们开始转而鼓励学生多参与棒球运动。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孩子们对棒球的爱从未改变。拉毛东周身体瘦小,挥棒时却很有力量。除了平日在校时每天近两小时的固定训练,他还从网上为自己置办了手套和棒球,放假回老家没有小伙伴配合时,他就对着自家墙壁练习接球。

“棒球运动规则多,起初打棒有点难。但现在一天不打就浑身难受,棒球是我最好的伙伴。”拉毛东周有些害羞地说。

2014年,在广东中山举办的一场全国性比赛中,该校孩子们代表海南州亮相,惊艳全场。他们在揭幕战中以20:0击败对手。越来越多的当地孩子受到鼓舞,加入棒球队。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从几人到几十人,如今仅在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练习棒球的学生就有近90名。该校棒球队专职教练先藏加起初也在当地学校练习棒球。2011年至今,先藏加累计带出了九批队员,很多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后,依然是校队主力。

“很多从牧区来的孩子从小有放牧的经历,每当羊群走散,他们都会用石头驱赶,孩子们的臂力都很好,这让他们在练习棒球时很有优势。”先藏加说。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13岁的多杰尖参家住共和县塘格木镇,是该校棒球队的“老队员”,他的哥哥东智才让在小学时也参加了棒球队。每到放假时,多杰尖参都会和哥哥一起在牧场上肆意挥棒。

棒球注重团队协作,还给孩子们培育出一颗“大心脏”。“一场棒球比赛需要9个人上场,在队里我不仅结交了朋友,上场比赛时还需要冷静、克制、爆发力等,这些都让我感受着棒球的动感和魅力。”多杰尖参说。

棒球,更为不少孩子的升学与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有些孩子因为棒球特长,被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录取。一路从青海金银滩跑到世界赛场的藏族奥运冠军切阳什姐说:“看到越来越多藏族孩子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出现,感觉真好!”

知乎:捧球队 闽台联合组建的福建棒球队获得联赛首胜!

从满是尘土和砂石的操场到拥有专业训练场地和器材,从放牧到有更多人生选择,小小棒球,承载的不仅是孩子们对一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是涉藏地区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行的生动注脚。

今年暑假,孩子们将再次启程,参加全国比赛。

加油吧,“棒”少年!向着灿烂的未来,挥棒出击!在棒球场上流下的汗水与泪水,终究有一天会成为成长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