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小编 46 0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每天下午4点后,足球场上满是奔跑训练的身影,带球过杆、长传转移、战术配合,教练员的哨声、球员们的呼喊声、足球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这是记者近日在大连市调研时目睹的龙卷风足球俱乐部日常训练场景。这家青训俱乐部成立于2014年,将体教融合作为培育理念,曾获2018年首届“希望杯”少年足球赛U11组冠军、第14届辽宁省运动会足球预赛多个组别冠军等一大批荣誉。

“成绩有一些,困惑也不少”——俱乐部创始人金海光如是总结这场近十年的青训实践。荣誉室内满柜的奖杯让他引以为傲,而孩子们的未来、俱乐部的未来,也让他有些迷茫。

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大连龙卷风俱乐部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足球青训能否不脱离校园

为什么踢球的孩子不能脱离校园?金海光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需要很强的阅读比赛能力和战术理解能力,踢球好的孩子,脑袋瓜一定是好用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连人,金海光一边踢球一边学习,还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俱乐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体教融合的青训理念,同政府和学校展开合作,通过“区队校办”形式,选拔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苗子到足球特色学校,由俱乐部组织日常训练,组建起2007至2017共11个年龄段的区级精英队。

如何提高球队竞技水平?场地和教练是“刚需”。俱乐部投资400万余元,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建设了三块八人制高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和配套照明设施,并派遣亚足联认证的C级或以上教练员到学校带队。集中在此上学的小球员们“出了教室门”就“进了绿茵场”。

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大连龙卷风俱乐部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如何帮助小球员们在教室和绿茵场之间“丝滑切换”?“支持体系”和“罚停措施”并举。学校组织教师为因训练和比赛耽误课程的球员补习,让每个人都能跟上学习进度。带队教练和班主任关注着每个球员的学习状态,一旦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将“罚停”训练。初二球员高跃宸告诉记者,学习和踢球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松懈,平时会利用好课余时间把踢球落下的课业补回来,不能因为踢球放弃学习。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校长赵毅介绍,学校非常重视足球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散分班让他们融入集体学习氛围,有的孩子学习名列前茅,有的孩子成为班干部或小组长,他们刻苦拼搏的运动精神也影响了周围同学,让班级更有凝聚力。

球员参加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同时能够不脱离校园环境,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球员家长们的期待。“我们相信在家长和学校的通力配合下,通过科学训练,一定能培养出优秀足球运动员。”金海光说。

高中球员路在何方

俱乐部最早一批培养的2007年龄段队员中有三分之二考入大连市重点高中,这让金海光颇为骄傲。不过随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即将调整,这批孩子的未来也让他有些担忧。

按照现行政策,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的足球特长生可以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通过专业测试后,高考成绩达到二本录取线相应政策即可“选专业”。根据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员门槛将从二级运动员提升至一级运动员乃至更高,文化课成绩要求也显著提升,同时对就读专业作出限制。

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大连龙卷风俱乐部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一直以来,考入高校运动队是不少体育特长生及其家长的目标,也是体育生上名校的传统路径。随着政策调整,这条通道即将收窄。金海光认为,达到高水平运动员标准的同时维持学业优秀非常困难,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对大多数中学生球员来说,如果只能报考体育学类专业,大学毕业后的出路将少了很多。在“学习”和“踢球”之间,家长们不得不面临提前选择。

此外,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测试的内容也令金海光苦恼。僵化的考试科目实战性弱,他的球员毫无优势,“肯定比不过那些垫球机械、绕杆熟练、吊准精确的‘应试型’球员”。金海光希望能有一个信息化平台,把青少年球员参加各类比赛的出场时间、进球数量、技术统计等纳入统一管理,作为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测试的依据,科学反映球员的能力。

足球青训是“公益”还是“生意”

足球青训是“公益”还是“生意”?这是金海光始终面临的现实拷问。作为一家定位于“精英化青训”的俱乐部,盈利不是唯一目的,但具备“造血能力”一直是努力方向。

俱乐部自2020年起尝试开展小学一二年级普及性收费培训,但受制于各种原因,三年仅盈利5万余元,而俱乐部每年教练员薪资投入就超过200万元。“目前俱乐部运营主要靠我自己的服装企业‘输血’,企业主营足球装备,我们到哪里踢比赛就把广告做到哪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取得了不错的增长。”金海光说。

纵观足球发达国家的青训俱乐部,青训补偿是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都制定了相关规范性政策文件。但在中超俱乐部普遍经营状况欠佳的背景下,国内青训俱乐部想要获得青训补偿困难重重。

龙卷风俱乐部曾有一名颇具潜力的小球员被一家职业俱乐部“挖走”。该职业俱乐部表示愿意一次性支付输送费用4万元,条件是放弃该球员未来所有青训补偿权益。金海光权衡许久,为了球员前途,最后选择了放行。

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大连龙卷风俱乐部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其他俱乐部前来“挖角”的方式如出一辙,在商谈中都要求龙卷风俱乐部放弃青训补偿权益。金海光无奈表示,培养一支梯队的九年间各项支出不低于700万元,其中能被职业俱乐部选中的最多四五人,按照这样的“挖人”模式,20万左右就能把一支梯队的核心力量带走,无疑削弱了基层青训俱乐部的发展动力。

青训俱乐部是一个国家足球后备人才的“苗圃”,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关心呵护。金海光希望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拓宽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基层俱乐部获得“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道阻且长,金海光和龙卷风俱乐部从未放弃,“想把足球体教融合这条路走通,让孩子们上个好学校,有个好出路,同时也培养出几个国家队球员,升国旗的时候能骄傲地说,‘下面站的有咱龙卷风的孩子’”。

执笔记者:田光雨、许基仁、李丽

参与记者:方益波、蔡拥军、夏亮、王恒志、王沁鸥、王楚捷、胡佳丽、许仕豪

来源: 新华社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 球员日常训练食宿 如何保障

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延绯)5月14日,“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的8支参赛球队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首日训练,各支球队除了日常训练外,运动员的损伤康复以及饮食住宿如何保障?西海全媒体记者带来一线报道。

伊培尼玛双脚踩地,上身躺在瑜伽球上,接过体能教练不断抛来实心球,又向上用力扔回。14日一大早,玉树牦牛队来到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体能康复中心,进行室内训练。

伊培尼玛今年21岁,是玉树牦牛队的一名球员,司职后腰位置。他告诉记者,前一天队员们长途跋涉来到多巴,都感到有些疲惫,经过一晚的休息后,队员们的状态慢慢调整了过来。

“早上我们来到室内健身房,在这里的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使用哑铃、杠铃、壶铃等自由重量器材进行练习,帮助球员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射门、传球和头球等技术的准确性。”伊培尼玛说,队员们还进行了平板支撑、波速球单脚站立等练习,帮助增加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多巴训练基地体能康复师刘一平介绍,根据各支球队的需求,基地会对球员进行体能指导和针对性训练计划。同时,体能康复师会纠正球员训练中的错误动作,对运动员初期损伤及时治疗,中期开展物理介入,后期康复训练,提供科学、多元化、全方位的医疗康复环境和高水平的服务保障。

另一边,玉树牦牛队首战的对手黄南热贡艺术队开始了首堂户外训练课。主教练郝炅介绍,球队在多巴训练基地训练的这段时间,会确定出首场对阵玉树牦牛队的首发阵容名单,并对在玉树高海拔比赛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14日12时许,各支球队完成了当天上午的训练,前往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餐厅用餐。记者看到就餐区规整划分了各球队的用餐位置,主食区有米饭、花卷、白饼、玉米饼和紫薯,菜品区有牦牛肉、烤鸭、青椒肉片、麻婆豆腐和时令蔬菜,各种样式的菜品让球员们有了更多选择。

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服务保障部部长郝玉说:“我们根据球员们的训练量,对餐食进行了合理搭配,考虑到球员们刚结束训练,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含量低,又能提供高热量,有助于球员们恢复体力。同时,在菜品口味上也是根据球员们的喜好和当地的饮食特色做好服务。”

郝玉介绍,为保障8支球队200多名驻训球员的住宿安全,基地前期对所有房间的设备设施进行了检查,全力保障住所的整洁和安全,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知乎:足球球队日常 系列调研:一家基层足球青训俱乐部的困惑与坚守

《西海都市报》(2024年05月15日 第A3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