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反直觉的历史事实?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奥运会遭遇过‘黑色八分钟’。开幕式差点搞砸了,就连总导演张艺谋都气的破口大骂……
1、角逐开幕式总导演
年7月,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后,一个先决问题摆在奥组委跟前。
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人选问题。
开幕式是奥运会开场的重要环节之一,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非常考验总导演的艺术和指导水平。
张艺谋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导演,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候选人选之一。
但在年3月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开始时,张艺谋导演放弃了投标。
这是因为他曾经在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留下的‘黑色八分钟’。
众所周知,在每一年的闭幕式上都有一个惯例,会给下一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留下8分钟时间,用来展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以及这个国家对奥运的理解。
雅典奥运会的下一届是北京奥运会。
这一次雅典奥运闭幕式8分钟的导演正是张艺谋。
然而,当晚这8分钟,却成为了张艺谋导演生涯中,最黑暗的一笔。
批评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表演内容老套、表演形式陈旧、生搬硬套、大杂烩、没有展现中国文化……
等张艺谋从雅典回来不久,在圈里的名声大降。
从领导的直接批示,到广大群众的来信,可谓恶评如潮,很多人更是直接撂下了狠话:可不能让张艺谋再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
尽管表演只有8分钟,但是对张艺谋的差评和质疑,却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整整四年。
后来经过有关领导一再鼓励,他才开始召集团队,参与奥运会开幕式方案进行竞标。
然而开幕式总导演的位置可谓竞争激烈,除了张艺谋外,其他不乏陈凯歌、李安等实力雄厚创意新颖的团队同时投标竞争。
最终张艺谋的方案成功脱颖而出,杀出重围,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
2、精雕细琢的方案
张艺谋首先头疼的问题,就是开幕式整体方案的体现方式。
最初竞标方案只能算初试,并不完美,根本无法完全体现中华年的浩瀚文明。
所以接下来的方案,张艺谋将四大发明融入其中。
他的想法是通过画轴、文字、普通中国人的一天、丝绸之路和升起的地球表现中国文化,其中“画轴”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现在的张艺谋很难下决定,因为有太多能够代表中国的艺术内容,并且周围有质疑之声,更有相关领导多次否定,他好不容易从作家刘维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灵感补充。
那就是开幕式时由一千个演员来搭建一个五环,将四大发明贯穿整个开场。
令张艺谋没想到的是,当副导演张继刚将四大发明方案提交中央审核时,四大发明创意又被中央否定!
到了年8月,张艺谋几次更改完善方案,在北京大兴郊外建造了一个排练场地,此时,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等人来听取张艺谋的方案汇报。
这时候张艺谋的整个方案分成9个部分,上半场表现历史文化,分5个章节,下半场表现当代中国,分4个内容。
其中最核心的道具,是一张长36米长的“大纸”。
可是问题又来了,任何材质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脱离了原来的行为状态,“纸”的重量将会达到恐怖的一吨重。
那么,从哪找来那么大的纸?
3、突如其来的打击
用画轴承载文明的展示,但核心道具的‘纸’成了难题。
好在材料制作组的于建平想到了用航空材料制造一张巨大的“纸”,暂时解决了张艺谋面临的难题。
这就是那张贯穿整个开幕式的纸。
有了载体,那么载体上放置的内容又成了下一个难题。
终于,在这一次创意商讨会上,画卷方案最终成形。
日月山河,云和小鸟,还有由运动员脚印组成的大地,初步构成了画卷的内容。
看着‘画卷’逐步成型,张艺谋团队都很高兴,然而实际检验成果,却让他惨遭当头棒喝。
年11月13日,北京大兴排练场,张艺谋需要检验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这张长36米,宽14米的纸由航空材料制成的,但重量还是达到了公斤,因为9个节目都需要在纸上留下痕迹,因此这张纸的姿态显得尤为重要。
张艺谋眉头紧锁,因为这张纸必须要起来,人才能进得去,但纸起来是有弯度的,几乎不可能达到水平,无法达到水平,那还怎么体现9节的内容。
“这和我的想象距离太大!”张继刚忧心忡忡。
张艺谋觉的张继刚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发表意见。
张继刚又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于建平:“人能拖得住吗?”
“拖得住!”于建平拍着心口保证,“换算下来,每平米才3公斤,撑得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张艺谋准备找来武校的学生进行试验,当公斤的纸受起重机控制缓缓向平均排列的武校学生压下来的时候,还是压倒了许多学生。
张艺谋有些懵了!
因为这样一来,原先设计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些空中动作,纸的重量又不能太轻,而且由于面积过大,这张极为重要的纸又必须结实。
怎么办?这时候临时在更改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更改方案的时间和成本,光是对团队士气的打击都很可怕。
之后紧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马克·费舍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再次打击了张艺谋。
“作为一名观众,无论是坐在体育场还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很难通过现在目前的表现方式理解我们做的是一张纸,从我个人理解,我从不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材质大到36米乘以14米的时候,还可以像一张纸一样行为。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年8月8日,我们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想要展现的东西。”
最终,面对多方压力,张艺谋决定缩小纸的重量。
纸由最初的36米乘以14米改为20米乘以11米,纸的重量缩小了将近一吨!
千辛万苦,总算把‘纸张’问题解决了,然而新的问题扑面而来。
4、‘缶’是什么?
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必定是要能体现北京欢迎世界来客。
张艺谋想到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多古人饮酒时经常“击缶而歌”,才是中国人最正宗的欢迎之道。
定下了击缶而歌作为开幕式第一个节目,接下来就要去验证和实行。
但是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导演组给张艺谋的“击缶而歌”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的时间,时间根本不够展现“击缶而歌”的震撼。
经过多次沟通争取,击缶而歌延伸到了三分二十秒。
时间问题被解决了,但击缶的人上哪里找去。
为了体现艺术和震撼效果,击缶的人必须身高1.80米到1.85米以上,而且需要位。
最终还是张继刚想到了去求助部队。
参与击缶而歌的演员从全国五大军区选拔,从年9月组织几个班排练,因为真正的道具“缶”还没有组织完成,演员们用鼓来排练。
训练倒是热火朝天,但真正击缶而歌的难题来了。
那就是,缶到底是什么?
这东西谁都没见过,只有文献里才有记载,没有具体的文物出土参考,也没有人知道“缶”被击打出来到底是什么声音。
导演组也很傻眼,不知道缶是什么样子,那前期一切工作岂不是白费?
5、一波三折
缶到底是什么?
一直没找到相关资料,导演组一度想把缶改成“祝”。
但‘祝’最终也被否决了,理由和否一样,二者已经没有活体传承了,没有实物没有数据。
有专家说隔壁韩国和越南有这种老乐器版本,但真要去询问或者借东西,传出去岂不是笑掉国际友人的大牙。
怎么办,难道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还没开演就要面临夭折。
经过多重考虑,张艺谋还是决定用否。
然而缶道具的研制,走了很多弯路。
年4月1日,缶道具基本确定了下来,缶为树脂材料制成,外形是在春秋时期曾侯乙铜鉴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但此时,击缶而歌的基本动作,特别是开头动作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可怎么办?
负责这个环节的张继刚,从击鼓中得到了启发,融入了太极,提炼出了精华,经过一系列改进,击缶的基本动作基本成形。
击缶而歌节目落实,紧随这个节目之后的则是‘梦幻五环’这个重头戏。
而这一次,张艺谋想要飞天!!
后续完结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北京奥运会:黑色 8 分钟与精彩一夜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section/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section/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section/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section/
为什么奥运会闭幕式上留给下一届主办国表演的时间都是 8 分钟?
并没有强行规定你必须控制在8分钟以内,比如索契当年在温哥华就用了9分半钟嘛
这个表演的核心,实质上是用于奥委会旗帜交接而作为一个背景,你可以看成电影放完后,暗示续集的彩蛋
那干嘛不在开幕式的时候进行交接呢?因为年莫斯科,上次奥运会是在蒙特利尔嘛,所以一下子场面就比较的尴尬,于是聪明的奥委会将赛前升旗时的交接,摆到了最后,毕竟至少不会出现强行扣留旗帜当人质的东道主……但是实在没法保证本次的东道主一定会在下一次开幕式出现,也算是一件好事吧,毕竟奥运在宣传上是一定和政治划清界限的,你不给人家,那是你人品问题,你准备好了人家不来拿,那就不是你的锅啦
8分钟只是媒体,可能只是中国的特有称呼,因为人家这个仪式,实际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叫XX handover (XX就是下次主办地啦)
里约与雅典两届奥运闭幕式上,东京八分钟同北京八分钟相比较,两者是否有高下之分?
随便列几个时间点吧。
年,《老友记》完结。
年,诺基亚N70发布。
年,《越狱》首播。
年,Windows Vista普通版发售。
年,安卓系统第一次正式亮相。
年,第一代iPhone发售。
雅典—里约,这12年,科技和大众审美,改变了多少?
年雅典奥运会,那是什么时代?
满大街的黑白手机,Windows XP还没普及,大多数人家里不能上网,MP3还是主流的娱乐设备。
WAR3冰封王座刚发售,WOW还在公测。
“墙”还没修完,google还能用。
瓦良格号(现辽宁号)还是一坨废铁,伊拉克战争刚刚爆发。
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光盘。
3年后安卓系统才面世。
3年后第一代iPhone才发售。
3年后《变形金刚》才上映。
5年后《阿凡达》才上映。
然后说题材。
中国在宣传国家形象时喜欢用传统元素,这是事实。
但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你喜欢”与“你不喜欢”的问题。
比如很多外国朋友,就喜欢北京8分钟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就喜欢没事在北京的胡同里乱窜。
比如我就觉得,让一国首相,穿成马里奥从地下弹出来,真是LOW爆了。
跨越这科技腾飞的12年、用自己的审美代表全人类的审美,然后比较北京8分钟和东京8分钟,我只想说:
强行黑的真难看。
2016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的「东京八分钟」有何惊艳之处?
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 东京八分钟视频扮演回放完整版: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北京八分钟视频扮演回放完整版: 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扮演”向来是下届奥运会的“预演”。21日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传递出三个信号令人形象深入。 信号一:表现东西方文明交汇交融 当地时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闭幕式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内举办。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超级马里奥形象呈现。是的,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8分钟文艺扮演,现场呈现了足球小将、超级马里奥、哆啦A梦等卡通形象,短片中展现出来的日本人关于AR技能的运用,的确十分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