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呼?

核桃 212 0

为什么说北京两次申奥成功是历史性时刻,一个城市申两次很不可思议吗

中国人那么爱面子,不会打没把握之仗的。剩下的我不说了,你懂的……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第二次申奥成功,第24届冬奥会于年在北京召开,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召开,2月4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这独属于中国人民浪漫,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惊艳亮相于全世界。

开幕式上,有两只掉队的小鸽子,后面又回到了队伍中,网友说这叫作“一鸽也不能少”,也有网友说这是“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火炬飞扬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极具浪漫色彩,五环破冰而出彰显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雪花火炬台是由许多小雪花拼装而成,而每片小雪花上都有所有参赛国家的名字,也更好的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开幕式上丰富的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的文化,也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的从容姿态,也传递着中华儿女与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的共同心声。

冬奥会赛场上,从运动员和礼仪小姐的服饰、从充满着传统文化的赛道到赛场的神级配乐、从开幕式到闭幕式......无一不在彰显这中国的文化,文化之美与竞技之美在冬奥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全世界都在观看、欣赏中华文化的灵动与厚重,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坚定的文化自信。

面临当前形势复杂的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形势严峻的疫情,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无一不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地位,也彰显了中国的博大胸怀。冬奥会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中,中国充分展示了大国坚定的文化自信。

【作文素材】2022年高考作文北京冬奥会最新素材

目录:

1、倒计时 100天,中国冰雪蓄势待发

2、 中国体育产业的“新起点”和“冠军点”

3、两个奥运时代的体育白皮书

4、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亮相

5、我全力奔跑,赴冰雪之约

01倒计时100天 中国冰雪蓄势待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24日,就在北京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前夕,-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在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中国短道队以2金1铜并打破1项世界纪录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冬奥会赛季的首项国际赛事。同时,作为本次比赛举办地、也将是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场的首都体育馆,也以高质量的场地条件和保障服务水平向各参赛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以此次短道速滑世界杯赛北京站的顺利举办为缩影,可以看到,当北京年冬奥会的开幕已开始倒计时,中国的冰雪运动队和冬奥会场馆为迎接冬奥会的到来,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备战冲刺阶段。

“冰上尖刀”担先锋

10月24日是-短道速滑世界杯赛北京站的最后一天,憋足了劲的中国短道队连夺两金,圆满收官。

其实,之前一天的比赛上,中国队就有望夺金。中国短道队领军人、年平昌冬奥会冠军武大靖在个人最强项——男子500米比赛上一路以第一名身份晋级(包括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但在决赛中却因为让他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两次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使得中国队错失了这枚应该稳获的金牌。

不过,在接力项目上,中国队齐心协力,先是以较明显优势拿下男女混合米接力金牌;后又在女子米接力决赛上连超韩国队、荷兰队,在比赛的最后一圈后来居上、锁定冠军。两枚接力金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短道队的士气。

相比起中国队拥有多个优势项目的夏奥会,冬奥会上中国队的优势项目明显较少。从 年盐湖城冬奥会上由杨扬为中国拿到第一枚冬奥会金牌以来,虽然中国队的夺金点涵盖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多个项目,但唯一能够在每届冬奥会上均稳定夺金的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短道速滑。

可以说,北京年冬奥会上,中国队作为东道主最终能在金牌榜、奖牌榜上排名如何,短道项目的成绩至关重要。

10月16日,随着短道速滑的冬奥会赛季即将拉开大幕,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罕见地为中国短道队举行了出征仪式,冬运中心主任倪会忠将中国短道队形容为“冰 上尖刀”,他慷慨激昂地表示,期待这支“王者之师”在首都体育馆上演“王者归来”。到10月24日,当新赛季短道速滑的首个世界杯分站赛落幕,中国队2金1铜的成绩

基本符合预期。并且,通过这次比赛了解到韩国、荷兰、匈牙利、意大利、加拿大等主要对手的真实水平。可以看出,中国短道队在因疫情暂别国际赛场近两年之后,整体上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10月21日,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的第一天,中国队就在男女混合米接力的比赛上创造新的世界纪录(10月24日,该纪录又被韩国队刷新),冬运中心副主任于海燕评价,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反映了中国队目前的训练水平。

在因疫情离开国际赛场的这两年时间里,尽管遭遇过各种困难,但中国短道队的冬奥会备战工作从未松懈。今年以来,中国短道队通过残酷的队内竞争产生了此次国家队名单。于海燕介绍,今年4月27日,根据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和“相约北京”测试活动成绩,由男子12人、女子11人组成的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成立,集训队每月进行队内测试排名、末位淘汰。为了选拔新赛季世界杯阵容,国家集训队从6月底至 9月底进行了5站选拔赛,根据规则,选

取每个参赛队员5站单项积分中最高的两站积分相加进行综合排名,排名前六的队员自动获得参加世界杯前两站比赛的资格。

而且,现在进入国家队的队员仍不能保证已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于海燕表示,“世界杯的阵容是基本盘,但也不是说没进入阵容的人就没有机会,我们的选拔还在继续。我们还要评估中国队在世界杯赛上的表现,以及留在家里的人的训练状态、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要选拔最有能力的人参加冬奥会。”

按照计划,此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只是冬奥会赛季的第一项国际比赛,之后还有日本站、匈牙利站、荷兰站的世界杯分站赛,于海燕对中国短道队的表现很有信心,“我们当然有信心与强队在世界杯赛场上去竞争。我们对自身实力以及对手的竞争力都有评估,在备战过程中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国队的具体表现如何,我们要在世界杯赛场上去衡量。世界杯毕竟也是奥运资格赛,我们的目标是获得(冬奥运)满额席位。”

除了紧抓运动员的备战之外,中国短道队也在过去两年完成了教练员团队的换血。目前中国短道队组成了一支国际化的教练团队,主教练为韩国人金善台,技术教练为韩国短 道队原著名运动员、后入籍俄罗斯的安贤洙。另外,在中国短道队最近公布的一张集体合影上,还出现了 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米冠军得主、韩国选手林孝俊的身影。据韩国媒体报道称,林孝俊已入籍中国,但冬运中心至今未就林孝俊是否加入中国队做明确表态。不过,在10月16日中国短道队新赛季的出征仪式上,林孝俊并未现身,在中国短道队目前的运动员、教练员名单上,也没有林孝俊的名字。

中国短道队的这支国际化教练团队,也让老对手韩国队非常警觉。10月24日,当有记者问及韩国运动员金智友关于中国队使用韩国教练的问题时,金智友表示,韩国教练加 入中国队,让我们更加重视对中国队的研究。

自年盐湖城冬奥会以来,中国短道队在每届冬奥会上均有金牌斩获。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队更是创造包揽女子项目4枚金牌的奇迹,这支队伍被称为是中国队的“冰上尖刀”毫不为过。从刚刚结束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看,中国短道队的实力、状态均保持得不错,队员们对中国队具备竞争优势的项目,如男子500 米、男女米混合接力、男子米接力、女子 米接力等都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心和夺金欲望,这也让外界对中国短道队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表现增添了信心。

中国冰雪队伍都要争创辉煌除了短道速滑之外,中国冰雪队伍在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单板滑雪、自由式空中技 巧等项目上,也有不少亮点。

不久前进行的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上,中国双人滑组合、平昌冬奥会亚军隋文静/韩聪已经伤愈归来。隋文静说,伤愈后的成功康复给了两个人更大的信心,也让这对组合对新赛季充满期待,“最近的训练质量和身体情况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并且一天天在进步,整体的训练状态也比前几年的状态好很多。尤其是刚进入一个新的赛季,动作质量比前几年有了飞跃。”隋文静说,“但这远远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期待能够变得更好。”

在速度滑冰项目上,9月26日,高亭宇创造了本赛季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项目世界最好成绩。高亭宇作为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的铜牌得主,已将奖牌换色作为自己的北京冬奥会目标。在男子速度滑冰米、米项目上,中国选手宁忠岩近两年也是时常创造令人惊喜的成绩,包括-赛季为中国首夺世界杯分站赛男子速度滑冰米金牌。对于北京冬奥会,宁忠岩也已经把目标定为夺取金牌。

一向冰强雪弱的中国队,雪上项目的实力也有明显提升。谷爱凌的归化,令中国队时隔16年后再夺冬奥会滑雪项目金牌的希望大增。今年3月,18岁的谷爱凌首次征战世锦赛,就在女子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三项比赛中获得2金1铜。这名兼具实力与颜值的“学霸”运动员,深受国人喜爱,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滑雪的最佳代言人。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中国滑雪的王牌项目,从郭丹丹、徐囡囡、李妮娜、韩晓鹏,到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奖牌选手,但只有韩晓鹏在年都灵冬奥会上获得过金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偶然性极大,近 3届冬奥会,中国选手总是在最后一刻与金牌擦肩而过的结果令人遗憾,但一个利好消息是,年北京冬奥会新设立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容错性较之男女个人赛更高一些,对于男女项目均衡发展、整体实力较强的中国队有利。中国队已经把再次夺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金牌,作为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目标。

北京冬奥场馆及服务频获点赞

10月24日,当短道速滑世界杯赛北京站在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多名国际滑冰联合会的官员都对翻建之后的首都体育馆予以了高度评价。

意大利人赫恩霍夫是此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赛事经理,年他曾来到首都体育馆参加世锦赛,拿到了男子 米接力项目银牌。“我是年第一次来首体,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不记得个人项目成绩怎样,但我记得我们拿到了接力银牌,新西兰队好像是冠军。”

28年后,赫恩霍夫依然记得当时首都体育馆内1万多名观众一起呐喊的场景,并表示首都体育馆有一种独特、美妙的气氛,“首都体育馆的外观虽然没有变,但是里面已经焕然一新,非常漂亮,重返首体我非常开心。”谈及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赫恩霍夫非常期待,“无论是国际组织、正在筹备冬奥会的人,还是运动员,大家都对北京冬奥会有非常高的期待,我们毫不怀疑北京将举办一届激动人心的冬奥会。”

与赫恩霍夫一样,来自加拿大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代表兰伯特也曾于年在首都体育馆参赛,“首都体育馆当时的冰就特别好。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冰依旧好,可以滑出很快的速度。”兰伯特称,他在跟运动员交流时了解到,大家都很喜欢首体的冰面,不仅快,而且抓力很强。

保加利亚人斯托舍夫目前担任北京冬奥会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代表,年他曾以领队的身份来到首体参赛,他评价,“翻新后的首都体育馆非常现代,这次比赛不仅是奥运会资格赛,也是奥运会测试赛,将为几个月后的冬奥会做好准备。”

其实,被兰伯特称赞的首都体育馆的冰面,其优质在国际滑冰界已是共识。首都体育馆有着“最快的冰”之称,由于冰面质量高,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中国、韩国、荷兰等队共5次打破世界纪录,“最快的冰”果然名不虚传。

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后勤副主任李文革介绍,为保证最好的冰面效果,场馆团队积极与外籍制冰师沟通,制冰团队通力合作,统筹考虑制冰、浇冰、补冰和应急处置,不断完善冰面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首都体育馆场馆团队还面临的一大挑战,那就是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个项目,而这两个项目对冰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花样滑冰要求冰面厚一些,短道速滑则需要薄一点的冰面。此次测试赛期间,从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结束到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开赛,首都体育馆团队仅在一天时间里就完成了花滑赛场变为短道赛场的冰面转换。

需要转换的不只有冰面,还有整个场馆的计时记分系统、电子仲裁系统、转播商、内 部通信系统、音视频、灯光、舞台效果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花样滑冰赛场的整体氛围追求优雅柔美,而短道速滑比赛的特征是“激烈”“追逐”和“对抗”,场地环境完全不同。但在短时间内,首都体育馆就完美地完成了从冰面到整个配套系统的转换。

“这里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焕然一新的首都体育馆让曾经长期在这里训练、比赛的隋文静和韩聪颇有感触,“国家为举办冬奥会下足了功夫,让运 动员充满了不断前进、不断挑战的动力。”

当亚洲花滑公开赛、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先后在首都体育馆举行时, 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也于 10 月 23 日在冰立方揭幕,这是北京冬残奥会的积分赛之一,共有中国、美国、加拿大等 12 支队伍参赛。

说到“冰立方”,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场馆,但说到“水立方”,应该就无人不晓了。 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承办了游泳和跳水两项赛事。

年北京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将承办冰壶项目的比赛。

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改造中,国家游泳中心提出了“水冰转换”的可持续利用改造方案,并于年11月完成国家游泳中心场馆改造工程,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

目前,“冰立方”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正在进行的轮椅冰壶世锦赛是“冰立方”变身后承办的首项国际 大赛,对场馆运行系统也是一次很好的检验。

正在“冰立方”参加轮椅冰壶世锦赛的中国队员闫卓称赞,“冰立方”很大、很方便,“无论是从无障碍设施,还是为运动员服务的志愿者,都非常专业、贴心。”中国队 员陈建新在体验了场馆无障碍设施环境后表示,“冰立方”是他见到的世界上最好的拥有无障碍环境的场馆。

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也对“冰立方”不吝赞美之词,她说国家游泳中心是她经历过的历届冬奥会中最棒的冰壶场馆,“运动员更衣室、无障碍坡道等设施的设 计非常精巧,考虑十分周到,各项防疫措施也很到位,我对世锦赛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

我们再从北京市区来到远郊的延庆,这里拥有一条壮美的雪车雪橇赛道——雪游龙。10月25日,“相约北京”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在北京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开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有着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称号——雪游龙。来自德国、奥地利、美国、拉脱维亚、加拿大、韩国等23个国家的240名运动员,纷纷驶上“雪游龙”。这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成后,举办的首场国际赛事。

在10月25日结束的女子钢架雪车比赛之后,德国冠军选手海曼评价“雪游龙”的冰面非常平滑,加上地形设计得好,有助于雪车加速,当然,这也对选手过弯道的技术提出 了更大挑战。

作为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拥有世界上少见的360度回旋弯赛道和独具特色的遮阳棚木梁,该遮阳棚通过角度及跨度、布局的变化,形成一个“地形气候保护系统”。

对国家雪场中心的外形和赛道设计,运动员们的印象都非常好。女子钢架雪车第三名、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尼基缇娜-艾莲娜说,她对赛道感觉不错,“这个赛道景观很棒,滑起来确实挺刺激的,自己还要好好训练,争取来这里参加冬奥会。”

两次获得冬奥金牌的美国女子雪车运动员凯莉称赞:“‘雪游龙’赛道太棒了,冰面情况非常好,是绝佳的比赛场地。”

防疫措施周密完善让人安心

在本次“相约北京”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进行之前,自 10 月 5 日起,国际雪车雪橇训练周就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也就是说,参加此次“相约北京”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的24个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到目前已经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生活了3周的时间。

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主任林晋文介绍,场馆按照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质量控制标准,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将赛场分为闭环外和闭环内两个区域。对闭环人员分流线管 理,实行分区就餐、分类乘车、分类住宿,严格与社会面隔开。此外实行馆长、片长、楼长、层长的“四长”责任田分管制,负责防疫措施落实。调整优化场馆分区,实现运动员流线与其他群体流线分开、闭环内与闭环外工作人员流线分开,保障测试赛安全、有序进行。持续加强场馆公共卫生消毒工作,由属地签约的第三方专业公司每日在全天比赛完成后,对场馆进行彻底消杀,疾控和体育领域专人实施训练间隙预防性消杀,清废领域每天对场馆进行日常消毒保洁,确保场馆环境的安全整洁。每天进行人员核酸检测和环境核酸采样。场馆每日对室内空气进行气溶胶检测。

其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以奥运会标准进行保障工作,餐饮领域按照奥运菜单为场馆内各客户群供餐两万余人次;交通领域每日平均调度车辆86辆;制冰团队

24 小时轮班工作,保障赛道维持最佳滑行状态。国际滑联技术专家戈德斯坦称赞,“运动员需要的每一项安全预防措施都被很好地落实,这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全,在如今的环境下,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国家游泳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场馆,记者看到了一些智能化的防疫手段,比如移动测温和防疫监督(戴口罩提醒)机器人。在场馆入口等人员频繁过往的区域,机器人可按规定路线或主动寻找人员,测扫周边人员体温,发现超过标准的人员主动上前交流提示,并报告管理人员。

对区域内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机器人也会主动上前提示其佩戴口罩。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官员等在参加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期间,切身体会到了中国防疫工作的严密完善,这让他们备感安心。

韩国女子短道速滑名将崔敏静表示,我们在这里每天都做核酸检测,也一直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感觉我们是在一个不会有感染风险的、安全的地方比赛。荷兰短道名 将舒尔廷表示,“这里的一切都秩序井然,井井有条。中国在运行这项赛事上完成了出色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很安全,很开心来这里比赛。”

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主任丁东表示,测试赛期间的防疫工作已经完全按照冬奥会赛时的标准来进行,“我们把防疫工作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他说,“场馆运行团队 29个业务领域,约人将参与工作。测试赛就是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向世界展示我们抗疫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展示我们举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和水平,展示我们如期安全举办冬奥会的信心和决心。”

02

中国体育产业的“新起点”和“冠军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慈鑫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向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领奖服装,以“三道斜杠”为标志的运动服一次又一次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出现在领奖台上——14年前,这是一桩价值 2 亿美元的“大生意”,14年后,北京冬奥会即将于 年2月4日开幕,这座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正经历着从“让世界认识中国”到“让中国拥抱世界”的伟大转变,而如今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提供领奖服装的官方合作伙伴,已经从阿迪达斯变成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安踏。

这是安踏从年伦敦奥运会周期开始牵手中国奥委会后,进入的第四个奥运会周期,而在一件“领奖服装”的背后,是无数和奥运健儿一样埋头奋进的体育产业从业者, 是中国体育产业不断升级实现全产业链的现实,和“ 年达到5万亿元规模”的中国体育产业宏伟目标。

“我们是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我们会为年北京冬奥会投入最重要的资源,除了运动员和技术官员,还有上万名志愿者,都会身穿安踏出现在冬奥会上,另外我们还会为参加12个项目比赛的中国国家队提供支持。”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在冬奥会赛场,大家会看到大量与冰雪运动相关的高科技产品,我们有大量的装备,基本上实现了100%的自主研发。我们是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作为品牌来讲,我们参加的也是一场奥运会,是另外一个领域的奥运会,我们要比拼的就是我们的装备和科技研发,实际上我们是代表整个国家的这个体育行业站在世界舞台上跟国内外最优秀的品牌进行比拼。”

年,“洋品牌”的战场

在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的本土运动品牌没有资历、也没有能力以及强烈的意愿和国外顶级运动品牌在奥运会这样的赛场上进行比拼——当时的奥运会和当时的竞技赛场,大家最认可的,只有阿迪达斯(成立于 年)和耐克(成立于年)这两家“顶级运动服装生产商”。

奥运会蕴含的顶级商机,以及潜力无尽的中国市场,让这两家体育品牌巨头早在年北京市提出申办 年奥运会的时候便已开始布局——彼时以“制鞋”起家的安踏才刚刚在晋江注册公司——即便北京首次申奥受挫,但 年4月北京市再次向国际奥委会递交承办年夏季奥运会申请时,耐克和阿迪两大体育品牌巨头相继发力,经过10年时间的探路、布局,他们最终等到了年想要的“爆发”。

“年春天,我还在北京体育大学念研究生,有一个去耐克公司实习的机会,因为喜欢看NBA篮球比赛的缘故,还很激动,毕竟是在一个全球最著名的体育品牌公司里做事。虽然当时耐克中国的总部在上海,还没有成立北京分公司,这边只是一个办事处,在东单体育馆租了两个很小的办公室,一个销售部和一个市场部,算上我这个实习生,市场部也只有2个人,但接下来这几年公司的资源几乎全部向北京倾斜过来了,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北京要办年奥运会。”阿文如今是一名国际体育品牌的区域销售主管,当年在耐克公司“备战年北京奥运会”的种种经历,让一个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国体育产业即将爆发的巨大能量。“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到一所高校当了体育教师, 这是一个家里人和朋友都很认可的工作,但年我决定辞职加入耐克公司从事体育产业

工作,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其实当时在学校和在公司薪水也差不多,可是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太好了,我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

“阿迪达斯是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的,他们为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所有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提供服装,中国体育代表团也要穿阿迪达斯的衣服, 年都灵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就穿阿迪达斯了,这样的权益价值在2亿美元左右,国内品牌是没有这个竞争能力的。其实更早的 年北京亚运会,阿迪达斯就为工作人员提供统一制服了,当时还不是‘三道杠’,是‘三叶草’。”阿文说耐克和阿迪达斯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可以效仿和超越的“样本”,是因为两家企业在年北京奥运会上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了体育产业与奥运会的最紧密结合。

“阿迪达斯是官方合作伙伴,耐克则是在奥运项目的国家队身上下功夫,包括提供训练和比赛服装赞助,帮助备战奥运会的国家队引进先进的训练技术,这一点也打动了很多客户。所以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穿阿迪达斯,但是很多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是身穿耐克服装的,曝光率非常高,证明了国际品牌走‘基层路线’的战略也是成功的。”阿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年北京奥运会,28个参赛项目中的22支中国国家队是耐克赞助的,体量最大的两支国家队是中国男篮和中国田径队,其他的还有水上项目、重竞技(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击剑、手曲棒垒这些队伍,后来本土的运动品牌也是走这两条路,或者官方合作,或者为队伍提供精准赞助,最后都尝到了甜头。”

本土运动品牌的“颠覆之战”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围绕着年北京奥运会所做的一切活动,包括整体战略思路的确定、专业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各项目国家队的沟通,包括体育品牌公司的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和销售渠道的终端落地,都对我们中国本土的体育(运动)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树立了标准和榜样,让我们本土的品牌清楚知道了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耐克和阿迪达斯是我们的老师,但现在老师已经打不过徒弟了,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演化过程,因为我们本土品牌在很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远远超过国外品牌。”阿文认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在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猛烈爆发,恰恰顺应了中国体育乃至中国制造业近20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年(夏奥会)是起点,年(冬奥会)是冠军点。我们做过市场调查,现在00后和05后

的青少年,对国产运动品牌的喜爱程度,全面超过70后和 80后,而以前习惯选择外国运动品牌的70后和80后,也开始选择本土品牌,而选择一件产品的主要原因,不外是设计(好看)、质量(好用)、价格(好买),本土品牌的优势就在这里,市场反馈快,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新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国外三大品牌都比不了。”

耐克是国外三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当中“换代”相对较快的,而阿迪达斯和彪马两个德国品牌相对保守的运营思路(阿迪达斯运动装备约1至2年换代,彪马约

3年换代),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让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今年4月举行的徐州马拉松赛事(全国锦标赛徐州站、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为例,体育产业研究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男子组前9名选手中有7名都穿了特步的旗舰跑鞋

(该款跑鞋零售定价元);同在4月举行的厦门马拉松赛,成绩在3小时以内的精英选手所选择的总共6个跑鞋品牌当中已经有4家国产品牌,女子组冠军焦安静所穿的则是中国乔丹跑鞋(零售定价699元);还是4月,无锡马拉松男子组李子成脚穿361°旗舰款跑鞋完成4连冠(这款跑鞋零售定价799元),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本土运动品牌可堪重用——在竞赛领域,阿迪达斯专业跑鞋零售价 元,耐克专业跑鞋元,谁更适合普通消费者,答案而易见。

而另一组支撑“老师打不过徒弟”的数据是,年厦门马拉松有86%的精英选手选择的是耐克和阿迪达斯跑鞋,到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9%。由此可见本土运动品牌在营销层面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终端产品在质量方面的巨大进步——千元以下以及中低价位的跑鞋,适合5公里和城市道路跑甚至城市休闲款的慢跑鞋,更考验品牌的设计、营销和渠道功底,而本土运动品牌的“精准定位”,也足以证明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升级”。

安踏是中国体育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领跑者——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 “官方身份”充分证明这一点,按照李玲的介绍,安踏年成立,年还是销售额不过几十亿元的“小公司”时就已经投入重金打造“研发实验室”,时至今日,深度介入冬奥会的结果,是安踏自主研发了拥有着最高科技含量的冰雪产品。

“我们也经过了一个长期摸索过程,早年间的赞助活动我们还需要外部的合作,达不到100%的自主研发,但是现在,我们在这种无声奥运(体育产业)的竞争中走上了最高舞台。”李玲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我们拥有几百个专业技术人员,涵盖了人体运动科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化学、化工学,还有生物医学等,我们在年成立国内行业首家获评国家级的运动科学实验室,现在累计专利超项,每年研发投入从年的3.08亿元上升到年的8.71亿元,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都有我们的设计研发中心,整体的研发费用已经在总销售成本中占比超过5%。我们提供的装备都是国际一流的,包括北京冬奥会在内的未来5年,我们准备继续投入40亿元用于科技研发。”

中国的本土运动品牌确实拥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获得中国代表团唯一1枚金牌,他身穿的比赛服就是安踏自主研发的“雷霆之星”:短道速滑对于比赛服要求极高,不仅要考虑速度,还要为运动员提供安全防护,“雷霆之星”采用全身单层防切割面料,突破传统比赛双层设计理念,同时采用梯度压缩面料减少肌肉颤抖、增加乳酸代谢的速度以提高运动成绩。这件比赛服相比短道运动员之前的速滑服轻了 30%,抗风阻能力提升30%,抗切割能力提升60%以上,保暖性更是大幅提升——多个冰雪项目国家队的比赛服装过去长期依靠进口,如今安踏自主研发的装备完全能够实现替代。

本土品牌托起“全民健身”

除了顶级的竞技舞台,中国体育产业升级的直接效果,是运动产品“步入寻常百姓家”,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强力依托。

据电商销售行业的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本土运动品牌鸿星尔克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 299%,这又是一个令本土运动品牌集体振作的好消息,此外361°的同比增长是26%,特步是14%,安踏是13%——虽然线下的销售额还在统计当中,但毫无疑问的是本土运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这些国际品牌。

“中国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体育产业链’,哪怕一件专业运动服需要配的拉链、扣子、包装盒,我们都有最专业的厂家进行匹配。本土运动品牌近20年的辛勤耕耘,引领和完善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升级,更可观的是,现在中国体育的运动品牌已经极大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这是除了商业利益之外,中国体育产业升级实现的最大的社会价值。”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奥盈谷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市民已经非常熟悉的跑步运动,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每年全国各地马拉松超过 场,按照我们的估算,1个喜欢跑步的人最多可以辐射到7个消费者,所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就是中国体育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王奇眼中的中国体育产业整体升级,同样发生在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年北京奥运会后,本土运动品牌开始从国际品牌手中‘接管’各个项目的国家队,事实上不 光是我们自己的国家队,国外很多国家也找我们要求中国品牌的赞助,最明显就是亚运会,基本上所有中亚国家代表团都是中国运动品牌包装的,从服装到鞋到书包和行李箱,他们认为中国的东西完全可以和耐克、阿迪达斯相比。另外还有我们的体育器材生产,这也是中国体育产业链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环,中国的体育器材已经走向全球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就是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里约热内卢当时成为年申办候选城市,他们当时的奥委会主席努兹曼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中国奥委会谈合作,要我们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 年里约申办成功,包括拳击台、杠铃在内的很多体育器材,都是中国厂商提供给年里约奥运会的,所以随着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迅猛发展,中国体育产业不但进入到了自给自足的新阶段,而且开始‘反哺’国际体育组织了,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在全球体育产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0月25日下午,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100 天倒计时不到 24 小时,国家体育总局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共三大板块、15部分内容,对“十四五”体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围绕体育强国建设,力求推动“十四五”体育重点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对“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 的目标有明确表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 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规模5万亿元这个数字不是第一次见到了。年的46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对其他产业有明显提升的带动作用,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王奇说:“根据我们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年中国体育产业的规模约为1.71万亿元,年增长到2.66 万亿元,就算是疫情暴发的年,因为筹办年北京冬奥会的缘故,冰雪相关产业表现强势,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也达到了3万亿元,其中体育用品和体育制造业的占比接近50%,体育服务业的占比也接近50%,其余部分多是场地设施建设,所以3年以后中国体育产业完全可以达到5万亿元的规模。”

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解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时表示,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后劲比较强,发展增速会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经科学测算,预计到年,我们体育产业总量占GDP比重将达到4%左右,有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北京冬奥会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再度提升自身能力的“冠军点”。

“冰雪产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兴项目,3亿人参与冰雪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冰雪产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是全球适用的规 律。”李玲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和后冬奥期间,我们都会针对青少年和冰雪运动来做大量的普及工作,把冬奥相关课程引入到全国几千所学校,同时也为成年人和孩子们准备更专业的装备,来帮助他们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

03

两个奥运时代的体育白皮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正在进行通关测试赛,表明“一切准备就绪”。而黑龙江、辽宁、重庆、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各地也在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共赴冰雪之约。

“国际体育大家庭对北京冬奥会非常期待,希望通过赛事的圆满举办,鼓舞更多人渡过当前的难关。”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此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透露,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下,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也收获了国际体育界的信心,“信心源于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基于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而梳理这两个原因的时间轴不难发现,中国体育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奥运会历练和嬗变,在不断打破重塑中更新迭代。100天后,北京冬奥会开幕,中国体育又将迎来新的起点。

鸟巢上空一小步 中国体育一大步

“无与伦比”,这是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年北京奥运会的评价,自13年前那场盛大的开幕式起,在世界描述中国形象时,这4个字至今仍常被提及。

年 8月8日晚,“体操王子”李宁高擎火炬,被威亚吊到高空,如夸父逐日般绕场一周,手中的火炬缓缓照亮了“祥云画卷”,最后点燃了“鸟巢”的主火炬。近4分钟的空中漫步,世界的目光如同那束追光锁定他的身影,但李宁只是死死盯着自己手中的火炬“祥云”,在四五十米的高空,无暇他顾。

“我恐高,一到高处就脑袋发晕、手脚发凉。”李宁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宁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回忆道,第一次被吊至空中转了一圈,他便满身衣服湿透,“感觉自己飘在空中,没着没落。”面对这样荣耀但艰巨的任务,他陷入思索,“点火是一个象征性仪式,要表现国家群体性的精神,不容有错。”同时,“点火要展现的是中国人追求崛起的梦”,他无法拒绝。

为了保密,李宁的训练时间只能安排在深夜,每次绕场 500 米花三四分钟,必须下来休息一个多小时。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记得,他常在黎明时分还能看见李宁在空中奔跑的小小身影。最终,这个身影被封存进奥运会历史的经典时刻,而 年奥运会也成为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重要转折,当时舆论预言:“李宁脚踏祥云的一小步,预示着中国体育将迈出一大步。”

选择李宁,背后是时代底色渐暖。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急需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证明实力,国际大赛是绝佳选择,李宁就在此时横空出世。年世界杯体操赛,年仅19岁的李宁参与了7项比赛获得6枚金牌,世界体操界迎来了属于“李宁”的时代。年洛杉矶奥运会,运动员肩负举国热望,要在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后首次亮相惊艳世界,许海峰击落首金的枪声过后,捷报频传,其中就有李宁一天揽获3枚金牌的壮举。

4年后汉城奥运会,带伤上阵的李宁接连失误,最终以一个无奈的笑容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征战奥运会的旅程。随后,李宁宣布退役,转身投入商海。

“过去比赛,出工厂要为厂争光,出学校要为校争光,出省要为省争光,出国就为国争光。”李宁所处的年代,“争光”似乎是运动员群体唯一主题,“但真正的体育还包括 教育、文化、娱乐、产业等内容,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体育。”

年,乘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东风,“李宁牌”运动服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用品标杆, 吸取首次申奥失利教训的中国也开始第二次申奥之旅。全程参与申奥的中国体育名宿魏纪中表示,“第一次申奥是逆水而上,第二次申奥则是水到渠成。”3年后,中国申奥成功,同年加入WTO。

年,在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熊熊燃烧的16天里,中国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交出完美答卷,首次获得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名,攀上了竞技体育成绩的巅峰。自此,全国上下关于金牌的执念似乎瞬间得到疏解,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与体育的关系。

年8月30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责任,保障群众合法健身权益,解决制约和阻碍全民健身进一步发展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体育逐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变化是全方位的。年申奥成功时,北京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只有两条,到年,地铁线路已经包围了中心城区,如今,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纵横交错的密度看上去恰似一块电路板。

年10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到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

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份“红头文件”让蕴含无限生机的体育产业开始“井喷”式发展。

在群众体育赛事中,马拉松赛是“井喷”的代表。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越 美元时,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周期,这在欧美称为“马拉松现象”。而中国的“马拉松现象”从年开始逐渐“跑”进社会焦点,伴随全面取消赛事审批手续等改革措施,8年间赛事总量增加了近50倍。疫情前 年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年中国境内(不含台港澳)共举办 场次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300 人以上越野及徒步活动),覆盖了31个省(区、市),参加人次达712万。

数据不断上升背后,体育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刚性需求更加凸显。“参与体育的人多了,社会对体育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李宁以马拉松为例表示,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点已经越来越多元且专业,“从如何刷新自己的纪录,到新材料的跑鞋将为跑步带来什么帮助、什么样的跑步技术对心脏或肌肉将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跑友 关注、分享的内容。”甚至当个体壮大成群体后,人们通过体育进一步理解、关注的对象还将从自身上升到对城市、公共环境的认同和包容,“宏观到赛事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影响,微观到对跑马‘封路’态度的变化,体育就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亿人参与冰雪”背后的被选择与选择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7年后,中国的另一个奥运梦呱呱坠地。

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作为北京冬奥会申办代表团一员,为中国取得首枚冬奥会金牌的杨扬也正在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腹中7个月的女儿和她一同亲历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的时刻,杨扬在陈述中特意说道:“今天,我的梦想是在我的祖国,欢迎全世界的优秀运动员实现他们的奥运梦。我憧憬着,能够激励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冬季体育运动,包括我的孩子。”

全民的振奋,几乎就迸发在捷报传回的一瞬间。冰雪小城河北崇礼,至今依然流传着申冬奥成功当天“房价一平方米猛涨元却被秒空”的神话。而杨扬的感受则更具有说服力,她记得,申冬奥成功当天,她在上海创办的滑冰学校,客流比平时多一倍。

但这只是开始,随着冬奥会正式汇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滑冰滑雪迅速跃升为吸引年轻人的时尚运动。杨扬注意到,不仅北方,南方城市也新添了冰场、滑雪场以及周末直飞滑雪胜地的航班;全国更多学校有了推广冰雪运动的政策和经费。杨扬坦言,完成“零的突破”后很多年,由于冰雪运动普及不足,大家记住了她“冬奥会冠军”的头衔,却常常说不出她是哪个项目的运动员。如今,这样的尴尬渐渐消失,冰场越来越多的是慕名而来学习滑冰的孩子。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全国已有 654 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年分别增长317%和41%。可统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大幅度增长,以-雪季为例,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共184个地级市开展了超过 场次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人数规模近1亿人次。

见证着冰雪运动成为全民健身的选项,杨扬注意到的是“选择”的变化,“我小时候,是运动选择有天赋的孩子,现在人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上世纪 80年代的黑龙江,像其他有滑冰天赋的孩子一样,进入专业队“为国争光”几乎是杨扬最佳且唯一的选项。

可现在,当运动逐渐成为生活方式,体育就不再囿于赛场,其外延早已探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当冬奥会的契机出现,曾经看似与体育毫无关联的人生也能打上“体育”的标签。

对刘博强而言,从轧钢工人转型成为冬季项目国家队服务的制冰师,人生剧本从年北京奥运会前已经埋下伏笔。为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首钢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从石景山迁至渤海湾曹妃甸。为首钢工作了12年的刘博强选择留守,并在年接受挑战,完成了从火到冰的转变。

作为工业遗址留存下来的首钢旧厂区也因冬奥会焕新——曾经贮藏物料的筒仓目前已成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300 米长、60米宽的精煤车间厂房也被改造为国家冬奥会代表队的训练中心,旧厂房被“切分”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及冰壶3座国家队训练馆,旁边的运煤车站则改造为国际一流的冰球场馆。这“四块冰”目前是国家队的训练场地,也是制冰师刘博强实现冰雪梦的“用武之地”。

而当年北京冬奥会场馆“雪游龙”“雪飞燕”矗立在延庆小海坨山间,填补了中国在雪橇、雪车和高山滑雪项目场馆建设上的空白,也填补了海坨山下的村民们奔忙的意义。

为了“攒一支滑雪队服务冬奥会”,“羊倌”郎恩鸽当初卖掉 300多只羊,他很难想象,随着一块块砖石在山间垒成两座庞然大物,他组建的北京延庆海陀农民滑雪队也从 年的18个人壮大至现在近100人的规模。如今,这群种苹果、打零工、卖二手车、做婚庆的村民因为家门口的冬奥会而聚在一起,在4年间定期开展滑雪运动义务培训,累

计培训人次超1.2万,且随着冬奥会临近,他们正为“全员拿到滑雪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裁判证书”而努力。

冬奥会为生活在延庆的人们提供了身份时刻转换的可能,兽医能成为高山滑雪国家级裁判;公司职员能成为无人机驾驶教练员;IT从业者也可以蜕变为森林消防员;经营农家乐的老板娘也在为成为冬奥会志愿者积极学习技能。

而从延庆往北150公里,冰雪就是崇礼唯一的主题。在这座北部与内蒙古草原相邻的河北小城,上点儿岁数的女人去雪场当保洁、服务员,男人就当安保、学造雪,年轻人大多都学滑雪,争取当个教练,“基本上咱这儿都是跟滑雪脱不开关系的人。”棋盘梁村村民朱志勇所说“靠雪讨生活”,在冬奥会来临后将愈加成为常态。

据北京冬奥组委张家口运行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莉介绍,截至 年年底,崇礼区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的人员有3万多人。

就业岗位的增加得益于不断涌入的滑雪爱好者,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崇礼人的生活轨 迹,也加快了崇礼建设的步伐。从高山滑雪项目退役后从事多年滑雪教学的郝世花,决定 在崇礼开设一家独立的滑雪学校,培养退役运动员、大学生及当地青年成为滑雪教练,在她还没到崇礼的 年,北京奥运会的风尚未吹拂至此,两条主干道之一的长青路比现在窄一半,当地人多以步行为主,但10 多年后,路宽了,小城“长大”了一倍,尽管开车15分钟也能绕上一圈,堵车也没能避免,平日早晚高峰,周末则塞满京牌车。

京张高铁通车更加便利了滑雪爱好者,原本驾车3个多小时的时间成本压缩到50分钟,全线贯通的京礼高速使延庆赛区至张家口赛区的转场时间由原先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50分钟,也使自北京六环转京礼高速至太子城赛场,比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了一半时间。

因冬奥会而构建的交通网将北京、延庆、张家口 3 个赛区串成一线,不仅服务于赛事,更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带动沿线地区冰雪、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 》显示,~年的冰雪季,中国境内冰雪旅游人数达到 2.24亿人次,同比增长 13.7%。即便受疫情影响,今年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 》预测,- 年的冰雪季,我国境内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依然能达到 2.3 亿人次,同比增长数百万人次。

“在我们申办冬奥会的时候,曾提出要‘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几年过去了,中国 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也是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正在一步步兑现。”在杨扬看来,冬奥 会只是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一个起点,她的信心正来自于把冰雪运动融入生活的人们, “大家或许因为冬奥会了解和参与冰雪运动,但这种主动选择而萌发的热爱,绝不会因为冬奥会结束了就消失。”

“双奥之城”惠及青少年 将成中国体育新起点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奥林匹克火种再次从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采集并运抵北京,自此,“双奥之城”有了更明亮的注解。

承载圣火的火炬“飞扬”正是“双奥之城”的载体,自下而上从寓示吉祥的祥云纹样 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祥云是北京年奥运会的延续,而雪花则是北京年冬奥会的创新。

而“飞扬”亮相的场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将通过“水冰转换”成为“冰立 方”,承担起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的竞赛任务。“北京曾举办夏奥会,拥有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遗产,筹办冬奥会首先考虑的就是要用好这些场馆。”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介绍,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几乎是“世界难题”,但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不仅在冬奥会场馆新建时就进行了赛后利用规划,更将年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再次“焕新”—北京赛区共使用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现有场馆 8 个、新建场馆4个、临时场馆1个。

此外,“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承诺,同样是“双奥之城”的新格局:中国申办冬奥会不仅仅是竞技层面的争金夺银,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国人通过参与、关注冰雪运动受益。国 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倪会忠强调说:“这是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冰雪运动留下的最重要遗产。”

据倪会忠介绍,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及项目发展历史等因素制约,我国冰雪运 动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冰上和雪上两项目间发展也不均衡,但随着冬奥会筹办工作推进,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逐渐实现全国覆盖——在冰雪运动地图扩展的背后,中国体育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决心清晰可见。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整整一节用以描述“建设体育强国”,这在我国历年的五年规划中尚属首次。而作为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自然在列,其带动的冰雪运动也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一部分,被予以“持续推进”的要求。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的确产生了质的变化,但在竞赛表演业和校园体育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李宁看来,我国体育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最根本要改变的就是青少年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他建议,一方面,要正视体育的教育功能,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参与及认识体育;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上,需要根据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体育教育所涉及的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在不同阶段的任务,作出更加详尽、科学的规划和预算,“而冬奥会或许正是一个重新审视校园体育发展的契机。”

过去的校园体育,确实未能抓牢奥运会馈赠的遗产。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奥林匹克研究专家裴东光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提及,从 年冬奥会开始,每个申办奥运会的国家都被要求提供一个奥林匹克推广的计划,该计划也被称为奥林匹克教育。随着当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奥林匹克教育迅速延伸到中小学,全国涌现了 500 多所奥林匹克示范校,可奥林匹克教育尚未深耕于校园,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播下的种子却未能继续生长,不能立竿见影的奥林匹克教育很快失去了土壤。

如今,冬奥会的到来,像一个重启按钮,奥林匹克教育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又开始了 星星之火的传递。根据《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冬奥会筹办期间,教育部门持续推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 和“校园冰雪计划”,至年,已认定并命名 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为了争取更好的结局,裴东光强调,真正的“冰雪运动进校园”,不仅是要将冬季运 动装备、教练送入学校,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冰雪运动,让孩子们从中得到成长,“冬奥会的教育遗产得落实到一个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轨迹上”。

他表示,作为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不仅应有漂亮的场馆和奥运会奖牌,更重要的是留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教育遗产,让青少年受益,“奥林匹克精神是久经时光考验的普世价值,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这是一种国际理解教育、身心和谐的教育,至关重要。”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奥运会背后的核心体育,中国的年轻一代都将成为新的解读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国体育发展的见证人,李宁观察到,“以前讲体育,强调金牌,但现在讲体育,很多人会着重从健康的角度去谈。”但在他看来,无论是“唯金牌”还是“去竞技”,都不是完整的体育,“竞技是体育的核心,只有通过竞技和挑战,才能让人通过体 育得到成长,即便跑马拉松最后一名,但参与竞争就是我们要呈现的精神”。

体育需要榜样。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李宁期待能有更多中国选手取得优异成绩,“因为每一个成绩的突破都有可能触发更多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和喜爱,吸引他们参与到体育中来,这个作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04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亮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晚8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北京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呈现在公众眼前——赛会奖牌历来是冬奥会景观元素的重要内容,奖牌设计既要体现举办国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也凝聚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精彩创意。

北京年冬奥会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奖牌牌体,这一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奖牌造型质朴简洁,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并与北京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相呼应,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 年冬奥会英文全称(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字样。圆环做“打凹”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层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冬奥会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寓意。

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 年冬奥会中文全称(北京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样。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

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 24 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

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字样等相关信息。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

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本着“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原则,冬残奥会奖牌与冬奥会奖牌选用同样的形象来源,设计一脉相承。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周围刻有北京年冬残奥会英文全称(Beijing Paralympic Winter Games)字样及金、银、铜的盲文。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年冬残奥会中文全称(北京 年冬残奥会)字样。奖牌圆环上刻有13 个点及运动的弧线。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

年5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征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李文龙、首饰专业教师刘骁以及几位美院学生组建了奖牌设计小组。年十一国庆假期过后,根据设计小组建议,北京冬奥组委委托上海造币厂进行奖牌打样与测试工作。年7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确认了奖牌的最终设计制作。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表示,“同心”奖牌彰显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

高天认为,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发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很有意义,这标志着冬奥会筹办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准备好迎接全球的运动健儿来到北京、张家口,让他们展示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荣耀。

05

我全力奔跑,赴冰雪之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26日晚,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一名志愿者挥舞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志愿者旗。当日,“我为冬奥做贡献北京 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

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节奏紧张起来了。在北京,冬奥会的火种刚刚抵达,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了建成后的首场国际赛事;在河北张家口,冰雪小镇太子城的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工人在严寒中赶工;在燕赵大地各个角落,冬奥会志愿者跑进筹备阶段的最后一程。

截至目前,年团河北省委已举办4期志愿者骨干交流营活动,今年秋季学期已指导志愿者来源高校开展相关培训200余场次,覆盖志愿者约2.1万人次。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级学生曹若冰是数以万计的冬奥会储备志愿者中的一员。小时候,她曾和爱跳舞的妈妈去福利院教小朋友跳舞;上中学时,她去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上大学以后,她仍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为河北博物院担任讲解员。

“在我心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闪耀着伟大无私的人性光辉。”曹若冰说,“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报名参加学校的北京冬奥会赛会储备志愿者选拔后,曹若冰补英语、学冬奥会知识、训练志愿者服务技能。在入选后,她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党史学习、跑4.5公里练体能, “希望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青年最青春、最热情的一面”。

郭若一是河北医科大学的在读博士生。 年,他曾作为志愿者参与了里约奥运会的志愿服务,“能选上就是一份光荣”。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开启招募的第一天,郭若一就报了名,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冬奥宣传、宣讲活动,希望自己的表现能代表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水平。

在各高校进行志愿者选拨工作的刘徽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很全面。“比如我到燕山大学,面试的每一位学生,几乎都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刘徽说。

如今42岁的刘徽是河北体育学院教师,去年被选为冬奥会志愿者经理候选人,如今他是位于河北崇礼的冬奥会古杨树场馆群志愿者经理,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工

作。

刘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次选拔冬奥会志愿者,更注重体能与心理素质。因为他们要面对当地寒冷的天气,还要在严格履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集中封闭管理两个月。他担心严寒引发志愿者感冒、发烧,造成“非战斗性减员”,所以更加注重体能训练。

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100天时,志者的培训活动仍在进行。考虑到冬季新冠病毒易流行,人群不宜聚集,原本安排在赛前7-10日完成的志愿者岗位培训提前了。

刘徽告诉参加培训的志愿者,这样的冬奥会志愿服务是“一生一次,一次一生”。“这是国家大事,北京是‘双奥之城’,有生之年可能只会碰到一次,我们能参与其中, 深感自豪。”

胡冰煜正在参与志愿服务筹备工作。 年河北省开始招募志愿者时,她就报了名。作为燕山大学团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她说:“我有责任带领更多青年投身奥运志愿服务的行列。”

胡冰煜是秦皇岛人,年,秦皇岛作为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承接了足球项目的部分比赛。那时,她刚刚结束高考,报名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为观众和游客提供医疗服务和紧急救援。年,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 年冬季奥运会成功时,她想再为冬奥会尽一份力。

胡冰煜知道,她即将展开工作的张家口赛区属于“有场无馆”,需要露天工作,对身体素质是极大挑战。于是,她通过慢跑、登山、器械健身等方式努力锻炼体能,不想拖大家后腿”。

在崇礼,还有一群城市志愿者。冬奥会正式开幕后,他们并不会走进比赛场馆,而是要在城市的街道、酒店,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这支队伍中,有大学生,有基层干部,有商务人士,有退休人员。

此时此刻,他们正在待命。

为什么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呼?

泻药。

从国家层面讲,中国需要这么一个机会展示改革开放后的新自我,同时拉动国际商机。奥运会作为体育盛会,能够避开很多政治因素,这是当时中国迫切需要的一次机会。

从个人层面讲,东方人讲究大国小家,为了国家贡献个人力量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道德传承。而且毕竟是第一次举办这种世界性的大会,在国家宣传之下,普通人也会深受感染,所以会有举国欢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