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挥杆 1600余名小将参加
5月12日,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在京挥杆开赛。本届比赛设高中男子组、初中组及小学甲、乙、丙、丁组,共计6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市111所学校的113支队伍、共计1637名运动员参加。
自2013年创办以来,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规模迅速扩大、水平稳步提升,逐步成为了北京冰球培养后备人才、培育校园冰球文化、推动体教融合、发扬冬奥精神的重要途径。联赛不仅为各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冰球小将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增进友谊的舞台。
如今,校际联赛高年龄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实现在校年龄段全覆盖。其中,初中组参赛队伍从2016年的5支已增至今年的10支,高中组参赛队伍则从2021年首次设立时的4支增至今年的9支,其中不乏市重点中学。本届联赛利用周末在5座场馆——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启迪冰雪中心、星宏奥冰上运动中心、梦想捍卫者、枫峤冰场同时进行,预计将在10个比赛日里进行共计312场比赛。
近年来,北京市冰球项目扎根校园沃土,发展持续向好,近七届校际联赛均有超过1300名小运动员参与其中。这些孩子平日在校正常上课,课余时间则到冰场苦练球技,学业与体育训练兼顾的成长模式正是北京冰球一贯秉承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北京冰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收获了丰硕果实。在今年初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北京男女青年冰球队包揽冰球公开组双冠,为首都“冰球名片”再添新彩。
突破传统体制 国家青年冰球队与俱乐部合作共建
发布会现场奏响国歌
中国冰球迎来全新开端,中国国家青年冰球队将与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进行合作共建。3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球协会与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在京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此次合作,突破了传统的体制格局,是体育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合作的一次积极尝试,意义非凡。
任洪国书记致辞
中国冰球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中国男子冰球在1981年世锦赛C组比赛上奋勇拼搏,以6胜1负的成绩升入B组;中国女子冰球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勇往直前、突破自我,实现了奥运会第四名的历史最佳战绩。如今的冰球运动,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到高度职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集体球类项目,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左五)与现场嘉宾共同启动2022中国冰球计划
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是中国第一支参加国际顶级职业冰球联赛(KHL)的队伍。此次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球协会与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的合作,意味着中国冰球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根据规划,双方将对中国国家U20男子冰球队、U18男子冰球队、中国国家U18女子冰球队进行共建。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依靠其国际专家团队和国际资源,将为中国三支国家冰球队制定系统、全面、科学的训练计划,以及提供竞赛、体能、测评、营养、医疗、康复等完备的训练和保障体系。
据悉,为了改变中国冰球运动员国内比赛机会较少、缺乏高强度对抗的劣势,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还将为三支中国国家冰球队提供参加国外联赛的机会,帮助中国青年冰球运动员更快、更好的成长,以期为2022年冬奥会效力。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任洪国书记在当日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北京和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此后在全国体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冬季运动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冬季项目底子薄、基础差、人才少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此次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下属的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达成的共建合作,实现了中国冰球的供给侧改革。相信与昆仑鸿星的合作,能够中国冰球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的供给,补足短板,加速发展。”
授队旗队服仪式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志利表示,冰球是冬奥会上最受关注的集体项目,如何让中国冰球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上有良好的表现,是冬管中心一直在探讨、在做的事情。除了昆仑鸿星与中国国家青年队的一系列合作之外,未来冬管中心还将公布有关中国国家队建设、中国冰球赛事体系搭建、中国冰球训练营以及中国冰球学校的建立等一系列的举措。力争打造一个从青少年一直到成年,涵盖赛事和国家队建设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建立,能够让中国冰球在2022年冬奥会上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展现。
大合影
王志利副主任同时强调,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冰球的人都需要面对现实,要有对中国冰球阵痛期的一个理解和支持,“如果没有这个阵痛期,中国冰球是不会一下子就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只有经历过这样的阵痛期,中国冰球才能脚踏实地地一步步成长起来。”
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董事会主席赵晓宇认为,此次双方合作将推动中国冰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我们达成的合作共建,将彻底带给中国冰球的新的机会。我在这里预言,冰球这样一个在国际上已经高度职业化、市场化进程的体育项目,在中国将进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决定’的高速发展阶段。”(康少寒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