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开战 16大学角逐王座
6月13日,2015-2016赛季特步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超级组)在同济大学拉开战幕,代表南北分区的16支球队会师上海滩,向全国总冠军的至高荣誉发起冲击。教育部大体育协专职副主席王刚、上海市教委副巡视员王志伟、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以及申花足球俱乐部技术总监吴金贵、上海市足协沈雷、左秀娣等嘉宾一同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超级组新王者的诞生。揭幕战中,东道主同济大学通过点球大战以5比4险胜四川大学,首秀取得开门红。搜狐体育等8家媒体对开幕式进行了全国视频直播。
特步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创办于2000年,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协办,是中国教育部官方唯一认可的11人制大学生足球联赛。联赛以我国高等院校学年为一个赛季,采用跨年度的赛制,分为省内赛、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联赛自每年10月开始至次年8月结束,赛程长达约10个月。
赛事覆盖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中综合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关注度最高的赛事。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已经成功举办15年,今年是第16周年。
经过省内赛和大区赛两个阶段的激烈争夺,16支球队脱颖而出,蓄势待发,他们分别是代表北区的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而代表南区的是河海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侨大学。本次总决赛共分为4个小组,南北赛区的1、2名为第一档次(各小组一号位),3、4名为第二档次(各小组二号位),5、6名为第三档次(各小组三号位),7、8名为第四档次(各小组四号位),各档次4支球队分别根据抽签结果落至4个小组的相应位置。这样的分组增加了比赛的对抗性和悬念,同时也为南北分区的同场竞技提供了舞台。
为推动联赛品牌建设发展,扩大联赛影响力,组委会特别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为青春加油之“再访西班牙”的嘉年华活动,目的是用最阳光、最便捷的方式诠释“协同、运动、健康、快乐”的精神理念。
(来源:搜狐体育)
更多阅读:
内心脆弱?詹皇回应汤神暗讽 自称一直尊重别人
俄州长劝杜兰特今夏别走 若留雷霆就能当公务员
巴克利:弃用乐福是个错误 去度假!G5不会观看
荷兰草地赛范德维格雨后发威 斩获赛会第二冠
大学校园里的“足改”故事,这支高校劲旅盼重焕青春
常规时间1比1战平,点球大战3比5惜败于同济大学队。在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比赛(高校组)暨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男子甲组的比赛中,上海电力学院队遗憾止步八强,最终位列第六。
作为夺得过2014年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冠军、曾代表上海参加2013-2014赛季中国特步大学生足球联赛(校园组)比赛并夺得全国总决赛第七名的老牌劲旅,上海电力学院队一直是沪上各高校队心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随着近年新生人数较少、学生足球基础较差等影响,成绩比起以往略有下滑。上海电力学院男子足球队主教练孙志国表示,队员“青黄不接”不仅是竞技体育面临的难题,同样也是校园足球的教练实际碰到最多的问题。如何通过球队结构改革、校园氛围营造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校园足球教练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电力学院男足主教练孙志国(右一)曾带队参加2013-14赛季全国赛并夺得第七名
放眼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的其他队伍,上海电力学院的足球队教练阵容至少能排进一流,担任学校女子足球队主教练的朱有宏是原上海队足球运动员,曾两次入选过高丰文时期的中国国家队,退役后出任过中乙球队上海中纺机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而男队教练孙志国则是朱有宏在上海中纺机时期的同事,曾担任俱乐部的青训梯队主教练,同样拥有丰富的足球执教经验。从中纺机到电力学院,曾经的职业队主帅坦言执教校园足球队伍一点也不容易。一方面学生的足球基础比起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球员要差得多,平时训练里更多的是手把手地纠正一些基础的动作,先做好基本功的培养,再去进行技战术的训练;而另一方面,校园足球更是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因素,会在现实中影响到队伍的训练、比赛。
原国脚朱有宏现任电力学院女足教练,他和同样执教过中乙的男队教练孙志国都觉得,执教校园足球队比执教职业队更不易
“比如说有的学生的专业课程会比较繁忙,实习、课外实践的安排有时会导致无法参加训练或比赛。”孙志国表示,除了客观因素,也有不少困难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想法。“作为足球队教练,或者说作为学校的体育老师,队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球队赛事活动的,本身我们对他们没有太多的约束力。也会出现不少身体素质不错、天赋可观但因为没有坚持训练而荒废的学生足球苗子。”对于这种“喜欢比赛但训练时怕苦怕累”的情况,孙志国一直告诫队员:足球是一项用汗水换回成绩的运动,比赛场上每一分钟的发挥,都是对平时训练成果的检验。
新校区 新科技 新气象
今年,上海电力学院还迎来了乔迁之喜,在9月开始的新学期里,学校由原来的南汇校区搬至了位于临港大学城的新校区。新的校区不仅在学校建筑上凸显了上海电力学院的科技概念,在体育设施上也应用了不少“黑科技”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热情。
包含刚刚施工完成的两片人工草坪足球场在内,学校所有的体育设施都加入了新的感应设备,学生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对应的APP软件即可记录在场馆内的运动时间、运动轨迹等数据。通过APP的记录,每个学生在场馆内的运动时间都会转化为每个学期必须达标的“课余运动时间”,以代替原本许多高校实行的“晨跑打卡”、“晚锻炼打卡”,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上海电力学院队曾是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的冠军,目前正通过各项改革举措,力图突破青黄不接的瓶颈,再度焕发青春
“通过这个APP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分析出哪些场馆比较受学生的喜爱,哪些场馆的利用率还不足。”上海电力学员体育部主任于善安表示,这些数据还将用于下一步学校体育课的相关调整,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改革举措·
新生选拔苗子不多 校内培养初见成效
“我们在2013-2014学年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上半学年拿了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军,下半学年拿了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的冠军。”但在上海电力学院男子足球队主教练孙志国看来,执教大学生队伍更像是打扑克,队伍的实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入学前的足球水平,能否在每年的新生选拔中拿到一手好牌也要“看运气”。和上海大部分参加校园组比赛的高校一样,上海电力学院足球队会在每年开学后不久进行校队选拔,吸收新鲜血液。然而每年大一新生的足球素养都良莠不齐,虽然偶尔能找到足球基础不错甚至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学生,但更多参与选拔的学生都只能算是“足球爱好者”。
“这两年我们学校因为本身每届招收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只有2000名左右,除了一部分女生,能在1000多个学生中找几个有不错足球基础的实际上并不容易。”既然从生源上无法解决,孙志国和朱有宏将目光放在了校内人才的培养上。通过几年的摸索,上海电力学院于2017-2018学年开始设立了电力学院足球联盟赛和篮球联盟赛,在原有每年一度的“电院杯”的基础上再次创新赛制,将赛会制比赛模式改为双循环联赛赛制。这使得原先平均只能打三到四场比赛的院系队伍每个学期能够参加比赛的场次增长为原来的四倍左右,让更多足球技术不好,但热爱足球的学生得到了更多参加比赛的机会。“一方面能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足球比赛经验和实战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全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
“原本我们学校的足球课就是热门的体育课程,现在有更多的学生希望能通过体育课来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在赛场上表现自我。”据悉,目前上海电力学院10个二级学院都有院足球队参与到联盟赛中,上海电力学院体育部主任于善安也表示,希望能通过足球、篮球两个项目的联盟赛,调动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热情,培养更多的校内体育人才。目前,已经有数名学生通过自己在联盟赛中的出色表现,在大一落选校队的情况下再次被教练选入校队,未来这将成为校队的一种选拔机制,通过联盟赛吸纳更多有潜力、有热情的校园足球运动员。
打造队长制管理模式 让学生做球队的主人
“其实,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最大的区别就是队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我们带上海中纺机的时候,队员很少出现不想训练、训练抱怨苦的情况,因为他们的职业就是踢球,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比起足球而言,更本职的工作其实是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想训练、要训练、会训练”,是孙志国目前付诸实践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通过学生队内民主选举产生每个年级的‘队长’,让‘队长’直接参与球队的管理工作,让学生对足球队更有归属感、使命感。”
目前,上海电力学院足球男队的“队长”分别是大二的张瑞、大三的赵宏杰和大四的史文超。几名队长在代表各年级队员参与球队管理的同时,也会负责一部分球队日常的训练工作。“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训练热情,现在每周我会组织两天训练课,剩下的两天则是在我的指导下,‘队长’设计训练内容,自发组织训练。”在孙志国的培养下,一些本身就对足球执教有兴趣的队员也逐渐成为了球队的助教,比如2018届刚刚毕业的一名队长程浩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中国足球协会D级教练员的培训,并在浦东南汇当地的一家俱乐部兼职担任足球教练。